古诗文网

送杨少府赴选

唐代: 李白

大国置衡镜,准平天地心。
群贤无邪人,朗鉴穷情深。
吾君咏南风,衮冕弹鸣琴。
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
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
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流水非郑曲,前行遇知音。
衣工剪绮绣,一误伤千金。
何惜刀尺馀,不裁寒女衾。
我非弹冠者,感别但开襟。
空谷无白驹,贤人岂悲吟。
大道安弃物,时来或招寻。
尔见山吏部,当应无陆沉。

大国置衡镜,准平天地心。
我唐朝是天下泱泱大国,人才选拔有很公允的标准如明镜悬天,公平核准天地良心。

群贤无邪人,朗鉴穷情深。
朝廷群贤聚集,没有邪心坏肠之人,明鉴民情,深入民心。

吾君咏南风,衮冕弹鸣琴。
当今皇上具有穿华服,咏《南风》,弹鸣琴无为而天下大治的美德。

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
天下太平,高手云集,你这次有幸与他们共聚京国长安与高官会晤。

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
现如今是贤哲上庸者下,是小草就落涧底,是幽松就出高山顶。

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夫子你有才华突出,你的上司像得到宝玉一样得到了你。

流水非郑曲,前行遇知音。
你如高山流水一样高洁,并非那些靡靡之音可比,尽管前行,一定可以找到知音。

衣工剪绮绣,一误伤千金。
官场一定要谨慎,犹如服装设计师设计华美礼服,一不小心,损失惨重,何止千金?

何惜刀尺馀,不裁寒女衾。
不过有机会也给我美言几句,用那些剩下的布料为寒女缝制几件衣服。

我非弹冠者,感别但开襟。
我不是那种结党营私之人,因为我们要分别了,所以敞开心扉说几句。

空谷无白驹,贤人岂悲吟。
现如今朝廷开明公正,没有贤哲骑白马逃回深山隐居,用不着太伤心。

大道安弃物,时来或招寻。
大道公允,不会舍弃贤人,时来运转之时,也许我也会被招寻。

尔见山吏部,当应无陆沉。
等到你见人事部长官的那天,天下应当再无贤人隐居了,你一定会推举我李白的。

译注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大国置衡镜,准平天地心。

群贤无邪人,朗鉴穷情深。

吾君咏南风,衮冕弹鸣琴。

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

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

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流水非郑曲,前行遇知音。

衣工剪绮绣,一误伤千金。

何惜刀尺馀,不裁寒女衾。

我非弹冠者,感别但开襟。

空谷无白驹,贤人岂悲吟。

大道安弃物,时来或招寻。

尔见山吏部,当应无陆沉。

译注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页发生错误

译文

我唐朝是天下泱泱大国,人才选拔有很公允的标准如明镜悬天,公平核准天地良心。
朝廷群贤聚集,没有邪心坏肠之人,明鉴民情,深入民心。
当今皇上具有穿华服,咏《南风》,弹鸣琴无为而天下大治的美德。
天下太平,高手云集,你这次有幸与他们共聚京国长安与高官会晤。
现如今是贤哲上庸者下,是小草就落涧底,是幽松就出高山顶。
夫子你有才华突出,你的上司像得到宝玉一样得到了你。
你如高山流水一样高洁,并非那些靡靡之音可比,尽管前行,一定可以找到知音。
官场一定要谨慎,犹如服装设计师设计华美礼服,一不小心,损失惨重,何止千金?
不过有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您喜欢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宋代: 司马光

汉家五尺道,置吏抚南夷。
欲使文翁教,兼令孟获知。
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
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宋代: 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送薛种游湖南

唐代: 杜牧

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
怜君片云思,一棹去潇湘。

送远曲

唐代: 张籍

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
行人醉后起登车,席上回尊向僮仆。
青天漫漫复长路,远游无家安得住。
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唐代:任华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有阳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