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题春绮遗像

清代:陈衡恪

人亡有此忽惊喜, 兀兀对之呼不起。
嗟余只影系人间, 如何同生不同死?
同死焉能两相见, 一双白骨荒山里。
及我生时悬我睛, 朝朝伴我摩书史。
漆棺幽閟是何物? 心藏形貌差堪拟。
去年欢笑已成尘, 今日梦魂生泪泚。

人亡有此忽惊喜, 兀兀对之呼不起。
突然发现已失去的人有遗像感到很惊喜,用心的看着它终日相呼而不得一应。

嗟余只影系人间, 如何同生不同死?
感叹余生孤零零的一个人,为什么一起活着却不一起死呢?

同死焉能两相见, 一双白骨荒山里。
一起死了还能够在地下相见,我们的白骨还可一起埋在荒山中。

及我生时悬我睛, 朝朝伴我摩书史。
等到投胎出生时悬挂着我的眼睛,看着你每天陪伴着我研究书画史书。

漆棺幽閟是何物? 心藏形貌差堪拟。
紧紧关闭的漆黑棺材是什么?心里面你的声容相貌跟实际的的差不多啊。

去年欢笑已成尘, 今日梦魂生泪泚。
上一次的欢笑早已是很久以前,梦魂中偶念旧事,亦不禁流下泪水。

译注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人亡有此忽惊喜, 兀(wù)(wù)对之呼不起。
此:指遗像。兀兀:用心的样子。对之:看着它。

嗟余只影系人间, 如何同生不同死?
嗟余:感叹余生。只影:孤零零的一个人。

同死焉能两相见, 一双白骨荒山里。

及我生时悬我睛, 朝朝伴我摩书史。
悬我睛:本用伍子胥典,此处仅用其字面,悬挂我的眼睛。摩书史:研究书画史书。

漆棺幽閟是(bì)何物? 心藏形貌差堪拟。
漆棺幽閟:紧紧关闭的漆黑棺材。差:差不多。堪:可以。拟:相似。

去年欢笑已成尘, 今日梦魂生泪泚(cǐ)

泪泚:流下清泪。

译注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人亡有此忽惊喜, 兀兀对之呼不起。
嗟余只影系人间, 如何同生不同死?
同死焉能两相见, 一双白骨荒山里。
及我生时悬我睛, 朝朝伴我摩书史。
漆棺幽閟是何物? 心藏形貌差堪拟。
去年欢笑已成尘, 今日梦魂生泪泚。
  此诗是陈师曾为继室汪春绮所作,全诗纯用白描,感情跌宕起伏,是悼亡诗中的杰作。前二句,人虽已故,犹有遗像在焉,犹可朝夕相对,这是一喜,然终日相呼而不得一应,翻成悲怆。三四句承上,所悲者,留己一人苟活于世,“如何同生不同死”,问得痴绝。五六句再承上句,用顶真格,句法密不透风,然则即便同死,亦不得相见,惟留一双白骨没于荒山而已。六句间感情大开大阖,令人动容。后六句宕开一笔,极写夫妻感情之深。悬睛,本用伍子胥典,此处仅用其字面。伊人虽逝,音容笑貌宛在,而梦魂中偶念旧事,亦不禁流下清泪。全篇字字血泪,师曾可谓深于情者。

赏析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突然发现已失去的人有遗像感到很惊喜,用心的看着它终日相呼而不得一应。
感叹余生孤零零的一个人,为什么一起活着却不一起死呢?
一起死了还能够在地下相见,我们的白骨还可一起埋在荒山中。
等到投胎出生时悬挂着我的眼睛,看着你每天陪伴着我研究书画史书。
紧紧关闭的漆黑棺材是什么?心里面你的声容相貌跟实际的的差不多啊。
上一次的欢笑早已是很久以前,梦魂中偶念旧事,亦不禁流下泪水。

注释
此:指遗像。
兀兀(wù wù):用心的样子。
对之:看着它。
嗟余:感叹

赏析

  此诗是陈师曾为继室汪春绮所作,全诗纯用白描,感情跌宕起伏,是悼亡诗中的杰作。前二句,人虽已故,犹有遗像在焉,犹可朝夕相对,这是一喜,然终日相呼而不得一应,翻成悲怆。三四句承上,所悲者,留己一人苟活于世,“如何同生不同死”,问得痴绝。五六句再承上句,用顶真格,句法密不透风,然则即便同死,亦不得相见,惟留一双白骨没于荒山而已。六句间感情大开大阖,令人动容。后六句宕开一笔,极写夫妻感情之深。悬睛,本用伍子胥典,此处仅用其字面。伊人虽逝,音容笑貌宛在,而梦魂中偶念旧事,亦不禁流下清泪。全篇字字血泪,师曾可谓深于情者。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为薛台悼亡

唐代: 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悼亡三首

宋代: 梅尧臣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东风齐着力·电急流光

清代: 纳兰性德

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箫。
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旧欢新梦,雁齿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酒暖蒲萄。凄凉煞,五枝青玉,风雨飘飘。

悼亡诗三首·其一

魏晋: 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沁园春·代悼亡

清代: 纳兰性德

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鸾胶纵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令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