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三命通会人物头像

三命通会

《三命通会》在我国传统命理学上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其作者为明朝进士万民英。而清朝编修的《四库全书》将他的著作《三命通会》和《星学大成》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卷一
原造化之始 论五行生成 论五行生克 论支干源流 总论纳音 论纳音取象 释六十甲子性质吉凶( 释六十甲子性质吉凶( 释六十甲子性质吉凶三 释六十甲子性质吉凶四 释六十甲子性质吉凶五 释六十甲子性质吉凶六 释六十甲子性质吉凶七
卷二
论天干阴阳生死 论地支 十干分配天文 十二支分配地理 论地支属相 论人元司事 论四时节气 论五行旺相休囚死并寄 论遁月时 论年月日时 论胎元 论坐命官 论大运 论小运 论太岁 总论岁运 论十干合 论进交退伏 论十干化气 论支元六合 论支元三合 论将星华盖 论咸池 论六害 论三刑 论冲击
卷三
论十干禄 论金舆 论驿马 总论禄马 论天乙贵人 论三奇 论天月德 论太极贵 论学堂词馆 论正印 论德秀 论劫煞亡神 论羊刃 论空亡 论元辰 论暗金的煞 论灾煞 论六厄 论勾绞 论孤辰寡宿 论天罗地网 论十恶大败 总论诸神煞
卷四
论十干坐支兼得月时及 论十二月支得日干吉凶 论五行时地分野吉凶 论木 论火 论土 论金 论水
卷五
论古人立印食官财名义 论正官 天福贵人 天元作禄 岁德正官 时上正官 官印禄库 相刑遇贵 三合遇贵 金木间隔 水火既济 金火相成 天元坐煞 时上一位贵 年上七煞 官煞混杂 专禄要制 弃命从煞 官煞去留杂论
卷六
壬骑龙背 子遥巳禄 丑遥巳禄 冲合禄马 破官 飞财 破财 虎午奔巳 羊击猪蛇 六阴朝阳 六乙鼠贵 日禄归时 拱禄拱贵 冲禄 六壬趋艮 六甲趋乾 财官双美 日贵 日德 魁罡 福德秀气 禄元互换 子午双包 青龙伏形 白虎持势 朱雀乘风 玄武当权 勾陈得位 还魂借气 八专禄旺 曲直 炎上 从革 润下 稼穑 土局润下 金白水清 木火交辉 火金铸印 火土夹杂 墓煞 四位纯全 一气生成 背禄逐马 十干十二年生大贵人例 论正财 带正马 时带正马 财旺生官 天元坐财 论偏财 时上偏财 弃命从财 日坐天财 偏正财合论 论印绶 时逢生印 胞胎逢印绶 弃印就财 论倒食 论杂气 附论墓运 论伤官 论食神 飞天禄马 倒冲禄 福星贵人 食神同窠 食神带合 红鸾天印 墨池涌泉 论阳刃 论建禄
卷七
论性情相貌 论疾病先知五脏六腑所 论女命 旺夫克子 旺子伤夫 伤夫克子 安静守分 横夭少年 福寿两备 正偏自处 招嫁不定 论小儿 论六亲 定妇人孕生男女
卷八
六甲日甲子时断 六甲日乙丑时断 六甲日丙寅时断 六甲日丁卯时断 六甲日戊辰时断 六甲日己巳时断 六甲日庚午时断 六甲日辛未时断 六甲日壬申时断 六甲日癸酉时断 六甲日甲戌时断 六甲日乙亥时断 六乙日丙子时断 六乙日丁丑时断 六乙日戊寅时断 六乙日己卯时断 六乙日庚辰时断 六乙日辛巳时断 六乙日壬午时断 六乙日癸未时断 六乙日甲申时断 六乙日乙酉时断 六乙日丙戌时断 六乙日丁亥时断 六丙日戊子时断 六丙日己丑时断 六丙日庚寅时断 六丙日辛卯时断 六丙日壬辰时断 六丙日癸巳时断 六丙日甲午时断 六丙日乙未时断 六丙日丙申时断 六丙日丁酉时断 六丙日戊戌时断 六丙日己亥时断 六丁日庚子时断 六丁日辛丑时断 六丁日壬寅时断 六丁日癸卯时断 六丁日甲辰时断 六丁日乙巳时断 六丁日丙午时断 六丁日丁未时断 六丁日戊申时断 六丁日己酉时断 六丁日庚戌时断 六丁日辛亥时断 六戊日壬子时断 六戊日癸丑时断 六戊日甲寅时断 六戊日乙卯时断 六戊日丙辰时断 六戊日丁巳时断 六戊日戊午时断 六戊日己未时断 六戊日庚申时断 六戊日辛酉时断 六戊日壬戌时断 六戊日癸亥时断
卷九
六己日甲子时断 六己日乙丑时断 六己日丙寅时断 六己日丁卯时断 六己日戊辰时断 六己日己巳时断 六己日庚午时断 六己日辛未时断 六己日壬申时断 六己日癸酉时断 六己日甲戌时断 六己日乙亥时断 六庚日丙子时断 六庚日丁丑时断 六庚日戊寅时断 六庚日己卯时断 六庚日庚辰时断 六庚日辛巳时断 六庚日壬午时断 六庚日癸未时断 六庚日甲申时断 六庚日乙酉时断 六庚日丙戌时断 六庚日丁亥时断 六辛日戊子时断 六辛日己丑时断 六辛日庚寅时断 六辛日辛卯时断 六辛日壬辰时断 六辛日癸巳时断 六辛日甲午时断 六辛日乙未时断 六辛日丙申时断 六辛日丁酉时断 六辛日戊戌时断 六辛日己亥时断 六壬日庚子时断 六壬日辛丑时断 六壬日壬寅时断 六壬日癸卯时断 六壬日甲辰时断 六壬日乙巳时断 六壬日丙午时断 六壬日丁未时断 六壬日戊申时断 六壬日己酉时断 六壬日庚戌时断 六壬日辛亥时断 六癸日壬子时断 六癸日癸丑时断 六癸日甲寅时断 六癸日乙卯时断 六癸日丙辰时断 六癸日丁巳时断 六癸日戊午时断 六癸日己未时断 六癸日庚申时断 六癸日辛酉时断 六癸日壬戌时断 六癸日癸亥时断
卷十
看命口诀一 看命口诀二 看命口诀三 看命口诀四 看命口诀五 看命口诀六 看命口诀七 看命口诀八 看命口诀九 看命口诀十 看命口诀十一 看命口诀十二 看命口诀十三 看命口诀十四 巫咸撮要一 巫咸撮要二 巫咸撮要三 巫咸撮要四 巫咸撮要五 巫咸撮要六 玉井奥诀一 玉井奥诀二 玉井奥诀三 玉井奥诀四 玉井奥诀五 玉井奥诀六 玉井奥诀七 玉井奥诀八 玉井奥诀九 玉井奥诀十 玉井奥诀十一 玉井奥诀十二 玉井奥诀十三 玉井奥诀十四 玉井奥诀十五 玉井奥诀十六 玉井奥诀十七 玉井奥诀十八 玉井奥诀十九 玉井奥诀二十 玉井奥诀二十一 玉井奥诀二十二
卷十一
气象篇一 气象篇二 气象篇三 气象篇四 六神篇 憎爱赋 消息赋一 消息赋二 消息赋三 消息赋四 消息赋五 消息赋六 消息赋八 通玄子撰集 明通赋一 明通赋二 明通赋三 明通赋四 明通赋五 喜忌篇 继善篇
卷十二
元理赋 真宝赋 金声玉振赋 金鼎神秘赋 络绎赋 金玉赋 心镜五七赋 造微论 人鉴论 元妙论 精微论 惊神论 明津先生骨髓歌 搜髓歌 四言独步 五言独步
猜您喜欢

三略

《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是著名的古代汉族军事著作,属于道家兵书,与《六韬》齐名。 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当时武学必读书《武经七书》编入。目前,该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将领必读的书籍之一。

随园诗话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以及诗的修改、诗的鉴赏、诗的编选,乃至诗话的撰写,凡是与诗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谓无所不包了。

老残游记续集

《老残游记续集》描写了丁已年冬月信在北京前门外蝶圆,有东阁子、西圆公来访,谈及近日朝廷整顿新政,满街都是巡兵。

濒湖脉学

脉学在中医学中是极受重视的。自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后,五代高阳生著成《脉诀》,以其通俗易懂、便于记诵而广为传播,但因其中谬误也不少。李时珍继承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各家之长,对经义大加发挥,如他指出,切脉独取寸口,是以此候五脏之气,而不是切按五脏六腑经脉之体,阐发透辟。他在《脉经》24脉的基础上,又增述了3种脉,使中医脉象增至27种,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他用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七言诗句写成“体状诗”,对每一种脉象做了形象的描述,如说浮脉“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命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短短四句把浮脉的脉位、脉象、临床意义表述得很清晰。他还用“相类诗”、“主病诗”,把同一类的各种脉加以归纳,对其在诊断病证方面的意图加以阐发。这就是《濒湖脉学》的全部内容,虽然篇幅不多,但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却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学习脉学的必读著作。

荡寇志

《荡寇志》是中国清代长篇小说名,作者俞万春(1794—1849),此书草创于道光六年(1826),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间凡“三易其稿”,首尾历22年。本书中,作者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的思想与金圣叹一致,所以他紧接金圣叹“腰斩”过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从七十一回写起,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被张叔夜擒拿正法”的故事,自名其书为《荡寇志》,此书的初刻本却又署书名为《结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