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阅微草堂笔记人物头像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同时《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诗两首
诗二首
卷一
滦阳消夏录一(1) 滦阳消夏录一(2) 滦阳消夏录一(3) 滦阳消夏录一(4)
卷二
滦阳消夏录二(1) 滦阳消夏录二(2) 滦阳消夏录二(3) 滦阳消夏录二(4)
卷三
滦阳消夏录三(1) 滦阳消夏录三(2) 滦阳消夏录三(3) 滦阳消夏录三(4)
卷四
滦阳消夏录四(1) 滦阳消夏录四(2) 滦阳消夏录四(3) 滦阳消夏录四(4)
卷五
滦阳消夏录五(1) 滦阳消夏录五(2) 滦阳消夏录五(3) 滦阳消夏录五(4)
卷六
滦阳消夏录六(1) 滦阳消夏录六(2) 滦阳消夏录六(3) 滦阳消夏录六(4)
卷七
如是我闻一(1) 如是我闻一(2) 如是我闻一(3) 如是我闻一(4) 如是我闻一(5)
卷八
如是我闻二(1) 如是我闻二(2) 如是我闻二(3) 如是我闻二(4) 如是我闻二(5)
卷九
如是我闻三(1) 如是我闻三(2) 如是我闻三(3) 如是我闻三(4) 如是我闻三(5)
卷十
如是我闻三(1) 如是我闻三(2) 如是我闻三(3) 如是我闻三(4) 如是我闻三(5)
卷十一
槐西杂志一(1) 槐西杂志一(2) 槐西杂志一(3) 槐西杂志一(4) 槐西杂志一(5) 槐西杂志一(6)
卷十二
槐西杂志二(1) 槐西杂志二(2) 槐西杂志二(3) 槐西杂志二(4) 槐西杂志二(5)
卷十三
槐西杂志三(1) 槐西杂志三(2) 槐西杂志三(3) 槐西杂志三(4) 槐西杂志三(5) 槐西杂志三(6)
卷十四
槐西杂志四(1) 槐西杂志四(2) 槐西杂志四(3) 槐西杂志四(4) 槐西杂志四(5) 槐西杂志四(6)
卷十五
姑妄听之一(1) 姑妄听之一(2) 姑妄听之一(3) 姑妄听之一(4) 姑妄听之一(5)
卷十六
姑妄听之二(1) 姑妄听之二(2) 姑妄听之二(3) 姑妄听之二(4) 姑妄听之二(5)
卷十七
姑妄听之三(1) 姑妄听之三(2) 姑妄听之三(3) 姑妄听之三(4) 姑妄听之三(5)
卷十八
姑妄听之四(1) 姑妄听之四(2) 姑妄听之四(3) 姑妄听之四(4) 姑妄听之四(5)
卷十九
滦阳续录一(1) 滦阳续录一(2) 滦阳续录一(3)
卷二十
滦阳续录二(1) 滦阳续录二(2) 滦阳续录二(3)
卷二十一
滦阳续录三(1) 滦阳续录三(2) 滦阳续录三(3)
卷二十二
滦阳续录四(1) 滦阳续录四(2) 滦阳续录四(3)
卷二十三
滦阳续录五(1) 滦阳续录五(2) 滦阳续录五(3)
卷二十四
滦阳续录六(1) 滦阳续录六(2)
纪汝佶六则一 纪汝佶六则二
猜您喜欢

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0篇。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经梁代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此后又经金代杨用道摘取《证类本草》中的单方作为附方,名《附广肘后方》,即现存《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

韩湘子全传

韩湘子全传是叙述韩湘子成仙并度化韩愈飞升的故事。此书影印的是明天启三年(1623)金陵九如堂刻本,共八卷三十回,原本第十八回缺一面,据人文聚本辑补于后。武林文人聚刊本乃另一刊本。后世翻刻本较多,或题《韩湘子十二度韩昌黎全传》,或题《韩湘子得道》。

说苑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成书于鸿泰四年(前17)。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海上花列传

《海上花列传》是清末小说,作者韩邦庆。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写清末中国上海十里洋场中的妓院生活,涉及当时的官场、商界及与之相链接的社会层面。《海上花列传》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后世张爱玲曾将其翻译为国语,命名为《海上花》。

阿弥陀经

佛教经典。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