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 ,简称《法华经》, 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种梵文版本,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
《妙法莲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
《食疗本草》,食疗专著,3卷。唐代孟诜撰,张鼎增补改编。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一般认为此书前身为孟诜《补养方》,张鼎补充89种食疗品,又加按语(冠以“案经”,或作“谨按”),编为本书。共载文227条,涉及260种食疗品。诸品名下,注明药性(温、平、寒、冷),不载其味。正文述功效、禁忌及单方,间或论及形态、修治、产地等。首载菠薐、胡荽、莙荙、鳜鱼等食蔬。尤以动物脏器疗法与藻菌类食疗作用之记载引人注目。所录食疗经验多切实际,药物来源广泛,充分顾及食品毒性宜忌及地区性,为唐代较系统全面之食疗专著。原书早佚,敦煌曾有残卷出土,近代有辑佚本。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李虚中命书》·三卷〔永乐大典本〕 旧本题鬼谷子撰,唐李虚中注。虚中字常容,魏侍中李冲八世孙。进士及第。元和中官至殿中侍御史。韩愈为作墓志铭,见于《昌黎文集》。后世传星命之学者,皆以虚中为祖。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南北史演义》是蔡东藩著作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系列书之一。该书叙述了南北朝一百七十年间由分裂到对峙统一的史实,观点平实,内容丰富,论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该书取材谨慎,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可以让人入门民族历史。